帕母醫療成立于2013年,始于心肺領域,著眼解決更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帕母醫療長期深耕突破性技術的科學探索及國際視野的商業化開拓,致力于打造以臨床價值為源驅動力的OTM(From Operating Table to Market)創新平臺,為患者生命復原力而行動。
帕母醫療開發的以射頻消融醫療器械及設備為首的多個產品成功獲得國內外超五十項發明專利及方法學保護,并成功進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流程,獲得歐盟CE質量體系認證。2021年2月,帕母醫療原創的一次性使用環形肺動脈射頻消融導管16天快速榮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突破性器械資質,屬該領域國內首家獲此資質的企業。2022年8月,原創PADN(肺動脈去神經術)首次被載入由歐洲心臟學會(ESC)聯合歐洲呼吸學會(ERS)共同編寫的新版《2022 ESC/ERS肺動脈高壓診療指南》,9月登上美國經導管心血管治療學研討會(TCT2022)首次公布PADN-CFDA的注冊性臨床試驗的數據結果,為全球肺高壓的臨床診療提供了新的希望。
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不同病因導致的以肺動脈壓力(靜息時≥25mmHg)和肺血管阻力(靜息時≥2.5Woodunits)升高為特點的一組病理生理綜合征,最終導致右心負荷增加、右心功能衰竭和猝死。WHO將PH分為5大類,動脈性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目前被劃分為PH的第一大類。初始表現為呼吸困難、疲乏、胸痛、眩暈、昏厥、咯血、心悸和活動耐力進行性下降,最終導致右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肺栓塞、猝死、暈厥等并發癥。
PH的病理變化包括肺血管收縮、內膜增生和重構、體內血栓形成,發病機制極為復雜,許多環節仍然不明確。國內外臨床學者對于PH的治療研究從未停止,但鑒于發病機制的不明確性和復雜性,對PH的治療仍沒有突破性進展。
目前藥物治療費用昂貴,預后差,單藥治療費用高達30~50萬人民幣/年,給患者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其他的非藥物方法包括經房間隔造瘺術或肺移植等,同樣存在死亡率高、供體缺乏等無法解決的難題。
肺動脈高壓是不同病因導致的以肺動脈壓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為特點的一組病理生理綜合征,最終導致右心負荷增加、右心功能衰竭和猝死。國內外臨床學者對于PH的治療研究從未停止,但鑒于發病機制的不明確性和復雜性,對PH的治療仍沒有突破性進展。目前藥物治療費用昂貴,預后差。其他的非藥物方法包括經房間隔造瘺術或肺移植等,同樣存在死亡率高、供體缺乏等無法解決的難題。